买LV假包入境欧盟会坐牢吗?【真实案例分析】
最近德中信接到一个法律咨询案件,事主是一名在欧盟工作的中国人,在德国机场入境欧盟时,被发现带了一个LV箱包。
但,这个包却是假的。遇到这种情况,会有哪些相关法律问题?我们今天来聊一下
本案中,由于LV箱包吊牌还在,所以海关要求事主补交“进口税”。于是,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事主没有告知海关这是假货
此时,德国海关会认定这个包是真货,并且因为真·LV箱包超过430欧免税额,所以事主需要补交进口税。
如果补交的进口税超过250欧元,那么事主有故意逃税的嫌疑,并可能构成德国的逃税罪。
依据德国Abgabenordnung的第370条第1款,当事主逃税罪成立时,会被判处最高5年的自由刑或罚金刑。
当然很多时候,德国海关并不会如此较真。取而代之的是,要求事主向国库支付一笔款项,并结束刑事诉讼程序。(依德国刑诉法第153a条第1款)
如果补交的进口税不超过250欧元时,将不会被海关提起刑事诉讼程序,换言之,此次行为将不会构成任何犯罪。(Zollverwaltungsgesetz第32条第1款)
情况二:事主告知海关这是假货
通常情况下,事主会老实告知海关“这是假货”,并认为“这件假货并没有超过430欧,所以不需要交进口税”
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事主告知海关后,那事件的性质就变成了“侵犯商标权”。
为了保护工业产权,德国海关在2009年提供了网上保护知识产权信息系统(ZGR-online),通过此系统相关企业可以免费提出知识产权的保护申请。基本所有的大型企业都在ZGR-online上提出保护知识产权的申请,当然包括LV公司。
因为事主购买了假货,所以侵犯了LV商标权,依德国商标法第146条,LV箱包将会被海关没收。
同时,依据德国商标法的第14条第6款,LV公司还可要求侵权损害赔偿。
因为当其购买假货时,不仅德国海关税收减少了,LV商标权也受到损害。
所以,250欧的逃税额在此不适用,事主极可能构成违反进出口禁令罪(Bannbruch),并按照逃税罪刑罚,判决最高5年的自由刑或罚金。(Abgabenordnung第372条第1款)当德国海关据此开始刑事诉讼程序时,后面发生的事情,与逃税罪的情形差不多。
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应该立即请求律师介入,并且在律师帮助下尽可能减免损失或刑事责任。这个案子并不是个例。
据德国海关2016年数据统计,箱包、首饰、手表等用品的商标侵权案件总价值达5800多万欧元。
另据海关数据,2016年所有侵权案件中,又有60.54%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
作为德国律师,德中信温馨提示:不要够买假冒产品,更不要带任何侵权物品入境德国。
如果真的遇上案件中的问题,应第一时间请律师介入,以期将损失减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