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S来袭,小心你的中德收入都要交税!
CRS,是英语“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共同申报准则”。
这是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准则,主要是为了加强全球税收合作,提高各国间的税收透明度,同时有利地打击利用跨境账户实施逃税的行为。
简而言之,就是各国互相交换信息,发现自己税收居民隐藏在海外的金融账户,然后对于涉税等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这种涉税信息的交换是自动进行的,难以避开。
中国于2014年9月正式加入CRS,但是一直到2018年9月,中国才正式首次开展对外交换非居民的金融账户的涉税信息。
对于众多“留德华”,或者那些拥有德国账户的居住在中国的个人或企业而言,CRS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在这里为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Q1: 谁的信息会被交换?
CRS主要是为了方便各国之间互相交换本国税收居民的税务与账户信息。因此,在开展对外交换信息前,首先需要先甄别该个人或企业的身份。
Q2: 如何定义税收居民?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或者在中国没有住所,但是一年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就是中国的居民;
(2)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为中国的居民企业。
这两类(个人与企业)是主要的中国税收居民。
如果这两类税收居民仅仅是中国的税收居民(不是其他国家的税收居民),那么他们的个人账户与税务信息是不会被交换到境外去的。
而相对的,根据法律规定
(1)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没有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为非中国居民个人;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为非中国居民企业。这两类是中国非税收居民。
这些中国非税收居民的账户与涉税信息,一定是会被交换到海外去的。
但是,如果您既构成中国税收居民,又是他国的税收居民,那么您的账户与涉税信息也会被交换出去。
以个人为例,中国籍的甲因为工作事宜,长年奔波于中德两地。
在中国,他一年内居住的时间达到了183天,因此他构成中国的税收居民。而在德国,因为工作原因,他也在柏林租住了一套房子,并在柏林当地的民政局进行了登记(Anmeldung)。
根据德国法律规定与相关判例,他同时也构成了德国的(无限)税收居民。在此情况下,甲在德国与中国的账户与税务信息就会被两国主管机构相互交换。
因此,留德华们如果符合上述标准,那么您的信息就会被德国税务机关交换给中国。同样的,中国也会把您的相关信息交换给德国。
Q3:哪些信息会被交换?
在了解何种涉税信息会被交换披露前,可以先了解下什么样的信息不会被交换。
根据相关的规定,古玩、字画、珠宝玉石、汽车、游艇与房产等信息不会被交换。因此,“留德华”们,不必担心自己这类信息被税务机关互相披露交换。
但是,如果您出租的不动产,所产生的租金进入了您的银行账户。或者您买卖或出租汽车、游艇、玉石等所产生的金额,只要会在您的银行账户上显示,也是会在中德两国之间进行交换。
所以,简单而言,只要是在您的银行账户或其他金融账户上能显示的信息都会被交换出去。同样的,如果您这些信息无法从金融账户上获得,那您就不必担心这类信息会被披露。
Q4 : 双重征税怎么办?
如果您被判定为中国与德国的双重居民,那么您的账户信息会在中德两国之间予以交换。
而在中德之间,签订有“避免双重征税”的双边协议。因此,CRS并不会带来“双重征税”的困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双重征税”并不意味着不会要求补缴税收。
假设甲即构成中国税收居民,又构成德国(无限)税收居民。
根据中德双边协议,就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差额补缴”:
(a)当甲从德国取得的收入,按照规定在德国缴纳的税额后,可以在对其征收的中国税收中进行抵免。但是,抵免额不能超过对该项所得按照中国税法、规章计算出的中国税收数额。剩余的税费仍然要向中国税务机关补缴。
例如甲根据德国规定,对某项收入在德国缴纳了19%的税额,而该项收入根据中国规定,需要缴纳29%的税额。那么,甲就必须在中国补缴剩余的10%的税额(29%-19%=10%)。
(b)如果甲从中国取得的利息、特许使用费、董事费、转让股份取得的收益(当该股份价值的 5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位于中国的不动产;或者当甲在转让行为前的12个月内,曾经直接或间接拥有该公司至少25%的股份)、演艺人员与运动员的所得、拥有低于25%股权的公司所分配的股息,应根据德国税法的规定,进行相应的抵免。
当中国税额低于德国时,需要向德国税务机关补缴差额部分。其他所得,如果已经在中国缴税,就可以从德国的税基中予以免除。
当然,在现实操作中还有更多复杂的情况。尤其是判定是否构成中国税收居民或德国(无限)税收居民,都是需要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的,无法一言俱全。
所以,我们强烈建议您,如果您预判自己属于此次CRS涉及的范围内,那么您一定要寻找专业机构帮助咨询相关的问题。